夏天一到,皮肤问题就容易冒头。有些人发上突然起红疹、水疱,还痒得难受,这可能是感染性皮肤病在作怪。今天我们就来几种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,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和护理。
感染性皮肤病,简单来说就是细菌、病毒、真菌等微生物侵入皮肤引起的疾病。这类皮肤病往往有传染性,可能通过接触传播,比如共用毛巾、衣物,甚皮肤直接接触都可能中招。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疖子、足癣、单纯疱疹、带状疱疹等,每种的表现和治疗方法各有不同。
提到真菌感染,很多人个想到的就是脚气。脚气学名足癣,是由真菌引起的,表现为脚趾缝脱皮、瘙痒,时还会起水疱。夏天穿不透气的鞋袜,脚部出汗多,真菌就容易滋生。除了脚气,股癣也很常见,特别是爱出汗的人,大腿根部容易出现环状红斑,边缘还有小疙瘩。
预防真菌感染,关键是要保持皮肤干爽。洗完脚或出汗后要及时擦干,尤其是脚趾缝。尽量穿透气的鞋袜,避免长时间穿同一双鞋。如果家里有人得了脚气,毛巾、拖鞋不要混用,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。
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中,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比较常见。带状疱疹俗称“蛇缠腰”,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,初期可能只是皮肤刺痛或灼热感,几天后会出现群集的水疱,沿着神经分布,常见于腰部或胸部。这种病往往在免疫力下降时发作,比如熬夜、压力大或者感冒后。
单纯疱疹则表现为嘴唇或鼻孔周围的小水疱,俗称“上火”。这种病毒一旦感染就会长期潜伏在体内,抵抗力弱时就容易复发。预防这类病毒感染,重要的是增强免疫力,充足睡眠,适当运动,避免过度疲劳。
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也很常见,比如,表现为毛孔周围发红、肿胀,有时还有脓头。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出汗多、清洁不到位或者刮胡子后。小朋友容易得的脓疱疮,则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的,表现为皮肤上的黄色脓疱,破了之后会结痂。
预防细菌感染,要注意皮肤清洁,尤其是出汗后及时洗澡。刮胡子或脱毛时要做好消毒,避免损伤皮肤屏障。如果皮肤有破损,尽量不要用手抓,以免细菌侵入。
一旦发现皮肤出现异常,比如红肿、水疱、瘙痒加重等,别急着自己用药。很多感染性皮肤病症状相似,但病因不同,用错药可能加重病情。建议及时就医,医生会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日常护理方面,感染性皮肤病患者要注意:
1. 避免抓挠,防止感染扩散;
2.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,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;
3. 贴身的衣物、毛巾要单独清洗,并用热水消毒;
4. 饮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;
5. 遵医嘱用药,不要擅自停药。
感染性皮肤病虽然常见,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完全可以减少发病风险。平时注意个人卫生,增强免疫力,出现问题及时就医,皮肤健康才能有。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朋友,让更多人了解科学护肤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