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女性体检时都会发现卵巢囊肿,不少人一听“囊肿”就慌了神。其实卵巢囊肿就像卵巢上的“小水泡”,多数是良性现象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这个女性常见问题。
卵巢囊肿主要分两大类:生理性和病理性。生理性囊肿常见,比如周期中出现的黄体囊肿、滤泡囊肿,通常2-3个周期后会自然消失。而病理性囊肿包括巧克力囊肿(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)、畸胎瘤等,需要医生判断。
1. 持续的下腹坠胀感,尤其在前加重 2. 突然的剧烈腹痛(可能是囊肿扭转或破裂) 3. 排尿频繁或便秘(囊肿膀胱/直肠) 4. 周期紊乱或经量异常 5. 非情况下腰围明显增粗
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:囊肿大小(通常超过5cm需关注)、B超特征(有无实性成分、血流信号)、标志物水平。医生可能会建议先观察2-3个月,很多生理性囊肿会自行吸收。
× “卵巢囊肿会致癌” ——多数囊肿是良性的,恶性比例不足1% × “热敷能消囊肿” ——不仅无效,巧克力囊肿热敷可能加重 × “必须马上手术” ——<5cm的无症状囊肿通常建议观察
1. 每3-6个月复查B超(避开期) 2. 避免剧烈运动(预防囊肿扭转) 3. 少吃含雌激素高的食物(如蜂浆) 4. 保持情绪稳定(焦虑可能影响内分泌)
卵巢囊肿像身体亮起的提示灯,不必过度恐慌,但也不能完全忽视。建议每年做一次妇科超声检查,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更要重视定期随访。记住:早发现、早评估、早干预才是应对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