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有位妈妈跟我聊起她8岁女儿的情况:孩子在学校总被老师说注意力不集中,回家写作业拖到半夜,平时容易发脾气。她犹豫要不要带孩子看儿童心理科,又担心被贴上标签。其实这样的困惑很多家长都有,今天我们就来儿童心理科那些事。
很多人以为看心理科就是孩子"心理有病",这个观念真的该更新了。儿童心理科主要处理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情绪、行为和发展问题。比如常见的注意力不集中、学习困难、情绪波动大、社交障碍等,都属于儿童心理科的范畴。
孩子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育一样重要。就像身高体重需要定期测量,心理状态也需要评估。现在很多大城市的综合医院都开设了的儿童心理科,这说明儿童心理健康已经越来越被重视。
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家长可以考虑儿童心理科:首先是情绪持续低落或暴躁超过两周,其次是学习成绩突然明显下滑,再者是出现反复的躯体不适却查不出生理原因,还有就是社交明显退缩,不愿意跟同龄人交往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很多家长容易把心理问题误认为是性格问题。比如有的孩子其实是有注意力缺陷,却被当成是"调皮捣蛋";有的孩子是焦虑情绪,却被认为是"性格内向"。评估能帮助家长更地理解孩子。
次带孩子看儿童心理科,家长需要准备好这些:详细记录孩子近期的行为表现,包括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;带上孩子近期的作业本和考试成绩单;如果可以,提前跟老师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。
就诊时医生通常会先跟家长单独沟通,了解孩子的成长史和现状,然后再与孩子进行互动观察。整个过程都很自然,不会让孩子感到紧张或害怕。有时候医生还会使用一些的评估量表,这些都是很常规的操作。
选择儿童心理科时,建议优先考虑正规医院的专科门诊。现在很多综合医院都设有儿童心理科,这些机构的医生都经过系统培训,评估工具也更完善。相比之下,一些商业机构的水平可能参差不齐。
家长在选择时可以注意查看医生的背景和执业资质,正规的儿童心理科医生通常都有相关的医学或心理学教育背景,并持有相应的执业证书。这些都是性的基础。
儿童心理科的治疗并不只是谈话那么简单。针对不同的问题,医生会采用游戏治疗、行为矫正、家庭治疗等多种方式。很多时候,治疗重点不仅在于孩子,还包括指导家长调整教养方式。
比如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,除了必要的训练,医生还会教家长如何创设有利于专注的家庭环境。对于情绪问题的孩子,会指导家长学习更有效的沟通方式。这种全家参与的方式往往更好。
儿童心理问题和其他健康问题一样,早发现早干预好。孩子在成长关键期获得帮助,往往能更快地回到正常发展轨道。很多家长担心就诊会给孩子带来压力,其实合适的帮助反而能减轻孩子的痛苦。
重要的是用平常心看待儿童心理科,就像看感冒发烧一样自然。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,都需要家长用心关注和呵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