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照镜子发现缺牙的位置又凹陷了,啃苹果时总是不自觉地用另一边咀嚼——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些困扰,可能已经考虑过牙齿种植手术。但网上信息五花八门,有人说"种牙像真牙一样好用",也有人抱怨"种完牙后悔了"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把这项技术掰开揉碎讲清楚。
很多人以为种植牙就是在牙龈上拧颗螺丝,其实完整的治疗分为三个阶段:先要把类似牙根的种植体植入牙槽骨,等3-6个月骨头长牢后安装连接基台,后才戴上定制牙冠。这种仿生结构能让咬合力直接传导到颌骨,避免像假牙那样加速骨质流失。
目前主流种植体材料是四级纯钛,这种材料与人体相容性。我们接触过一位62岁患者,十年前做的种植牙今咬合功能完好,关键就在于当时骨结合做得扎实。
1. 单颗牙缺失,特别是前牙区影响美观的
2. 后磨牙缺失导致咀嚼效率下降
3. 全口牙缺失但牙槽骨条件尚可
4. 戴假牙出现明显不适
5. 外伤导致牙齿连带牙根缺失
但重度糖尿病患者、长期服用双磷酸盐类药物的人需要谨慎评估。上周就有位高血压患者,我们把他的血压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才敢安排手术。
次面诊时会拍CT看骨量,像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,骨量不足可能需要先植骨。手术当天局部麻醉后,在牙槽骨上预备种植窝,整个过程比拔牙还快。真正耗时的其实是骨结合期——下颌骨通常3个月,上颌骨可能需要6个月,就像等树苗长稳再结果实。
后期取模做牙冠时,现在有数字化扫描仪替代传统印模,避免满嘴糊材料的尴尬。后戴牙冠时会反复调整咬合,确保不会有"高点"导致牙齿提前报废。
1. 医生经验:种植体角度差1毫米都可能影响十年后的使用
2. 骨结合质量:就像水泥没干透就装修必然出问题
3. 日常维护:再好的种植牙也怕长期不清洁
4. 咬合设计:不良咬合会导致种植体过载
5. 定期复查:建议每年拍片检查骨吸收情况
我们跟踪过500例种植病例发现,严格按照医嘱护理的患者,十年能到95%以上。
上例种植牙患者使用了42年,但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:一是手术规范操作,二是选用经过时间检验的种植系统,三是患者像爱护真牙一样维护。具体到日常生活,要注意:
- 使用冲牙器清洁种植牙邻面
- 每半年做一次护理
- 避免用种植牙咬硬壳类食物
- 吸烟患者好戒烟
有位70岁的退休教师,16年前做的种植牙今功能完好,她的秘诀就是每天用牙线清洁和定期复查。
种植牙费用主要差在四个方面:种植体品牌(欧美系普遍比韩系贵30%-50%)、牙冠材料(全瓷冠比金属烤瓷贵)、附加手术(如植骨/上颌窦提升)、医院硬件(三维导航设备会增加成本)。但要注意,某些可能不包含基台、牙冠等必要配件。
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选择:骨量好的年轻人可选性价比高的中端系列,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高端的种植体。就像买手机,不是贵的好,适合的才重要。
手术当天不要漱口,24小时后才能刷牙。前三天可以冰敷减轻肿胀,吃温凉软食。拆线前避免剧烈运动,但可以正常工作生活。有人第二天就去打高尔夫,也有人肿了一周——个体差异很正常。
如果出现持续疼痛或种植体松动要及时复查。曾有位患者种植后偷偷抽烟,导致伤口愈合延迟,多挨了两针麻醉重新缝合。
Q:种牙会伤到神经吗?
A:规范操作前会通过CT测量距离,就像开车有倒车雷达
Q:老年人能做吗?
A:80岁以上成功不少,关键看全身状况而非年龄
Q:种牙后能做核磁共振吗?
A:纯钛种植体不影响,但部分基台材料需要提前告知医生
任何医疗决策都需要权衡利弊。如果看完这些您还有疑问,建议带着具体牙片找医生面诊。记住:适合自己的修复方案,才是好的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