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,医美行业越来越火,不少人想通过整形改善自己的外貌。但面对五花八门的项目,很多人心里没底,不知道该怎么选。今天就和大家,整形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,帮你避开弯路,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。
整形不是买菜,不能光看或者听朋友推荐就做决定。每个人的基础条件不同,适合的项目也不一样。正规的整形能帮你理清需求,了解风险,避免盲目跟风。比如,有人想打玻尿酸填充法令纹,但医生检查后可能建议先解决皮肤松弛问题,否则会大扣。
1. 医生资质:主诊医生是否有《医师资格证书》和《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证》?别被“”“网红医生”这些头衔忽悠,一定要查证。
2. 项目风险:哪怕是简单的注射项目也有风险。比如双眼皮手术可能出现不对称,隆鼻可能有感染风险。医生有义务告知所有可能的情况。
3. 周期:很多宣传图展示的是终,但期可能长达3-6个月。提前了解肿胀、淤青等正常反应,才能做好心理准备。
• 陷阱:999元做全脸?小心是稀释过的药剂或试用装。正规医美项目的价格有市场参考范围,远低于均价的要警惕。
• 新技术炒作:“XX仪器国内”“新黑科技”……其实很多所谓新技术可能只是换了包装的老项目。要求查看仪器注册证编号,在药监局官网一查便知。
• 过度推销:时如果对方不停推荐加项目,比如做个鼻子被劝说连带下巴一起调整,建议换家机构。好的医生会根据实际需要给建议。
先明确自己的诉求:是解决皮肤问题(如色斑、痘痘),还是调整轮廓(鼻子、下巴)?建议带素颜照片,医生才能更评估。例如:
• 皮肤松弛:可能适合热玛吉或
• 面部凹陷:少量玻尿酸填充比盲目做脂肪移植更可控
• 单眼皮:埋线快但维持时间短,全切更适合肿眼泡
1. 拒绝“人设”:别拿着明星照片要求做成同款,基础条件不同,强行可能适得其反。
2. 未成年不建议做:骨骼发育未完成,除疤痕修复等必要情况外,18岁以下不建议手术类项目。
3. 保持合理预期:再好的技术也只能在原有基础上改善,“换脸”“无痕”的机构直接拉黑。
整形是医疗行为,不是消费购物。与其纠结哪家多,不如花时间筛选正规机构。记住两个硬指标:①医疗机构必须持有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;②操作医生要有医疗美容主诊资格。如果看完还是拿不定主意,稳妥的方法是预约医院整形科面诊,听听不同医生的方案再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