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早上八点半推开美容室的门时,总有客人边卸妆边问我同一个问题:"美容是不是智商税?"每次我都会让她们摸摸我自己的脸——今年35岁的我,眼角没有用针剂填充过,但几乎看不见细纹。这双手给超过3000张脸做过,我想说的是,美容确实能改变皮肤,但前提是你要懂门道。
十年前我刚入行时,总觉得用力揉搓才能把精华"按进去"。有次给客人做完淋巴引流,她耳后居然出现了淤血点。当时就说:"皮下血管像树枝一样脆弱,不是擀面皮。"现在看到网上那些教人"徒手整骨"的视频,总想起自己当年犯的错。
美容床上的灯光总是特别亮,这能让我看清客人皮肤的真实状态。油性皮肤的人鼻翼容易发红,干性皮肤的角质层像旱地似的起皮。但无论哪种肤质,都逃不过这三个:
,确实能促进循环。有次给常年熬夜的银行主管做护理,她下巴的痘印三个月淡了七成。但这不代表所有色斑都能按掉,表皮层的黑色素得靠光电项目,只管真皮层的事。
第二,手法比产品重要。遇到过带着万元面霜来的贵妇,结果我用几十块的膏给她做完,皮肤照样透亮。关键是要用指腹沿着肌肉纹理推,像扫二维码似的"读取"皮肤需求。
第三,坚持比疗程重要。每周来三次的中学老师,两年后苹果肌还保持着自然弧度。而那些指望做一次就换脸的人,往往先放弃。
美容院里让我心疼的,是那些被错误手法摧残过的脸。有个姑娘在别处做了"筋膜提升",来我这的时候两颊都有血丝。记住这几个红灯警告:
疼不代表有效。正规美容应该像梳头发般轻柔,要是出现刺痛感,不是手法过猛就是产品过敏。
仪器未必比手工好。射频仪或许能即时收紧,但手法才能照顾到颧骨下方这些机器够不到的角落。
都是陷阱。宣称"一次提拉1厘米"的,不是就是用了违禁药物。
后很多客人学会了在家护理,我教她们三步法:先搓热掌心捂脸30秒,这比任何导入仪都管用;然后用无名指从眉心往太阳穴画"雨刮痕";后用虎口卡住下颌线往上托,这个动作看电视时就能做。
护肤品要选延展性好的,我自己的秘诀是加两滴婴儿油。时间控制在8-10分钟,久了反而摩擦皮肤。发现肤色暗沉时,可以试试用冰镇勺子背面按压眼眶,堪比咖啡因眼霜。
上个月遇到个19岁就开始的舞蹈生,现在25岁素颜还能反光。这行干了十年,我越来越觉得美容像种树——浇一次水看不到变化,但坚持三年五载,年轮自然会说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