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快到了,很多爱美的朋友又开始为身上的毛发烦恼。剃毛刀、脱毛膏、蜜蜡……试了一圈还是逃不过反复生长的困扰。近韩国流行的“脱毛”技术吸引了不少人,但网上说法五花八门:有人说做完皮肤会变敏感,还有人担心反弹。今天我们就来脱毛到底靠不靠谱,解开大家关心的五个疑问。
很多人以为脱毛就是把毛囊“烧掉”,其实技术采用的是选择性光热作用。仪器发出的特定波长光能会被毛囊里的黑色素吸收,转化成热量后毛囊的再生能力。整个过程就像狙击,只针对毛发不影响周围皮肤。一般需要3-6次治疗,因为毛发有生长周期,分阶段处理才能覆盖所有活跃的毛囊。
这个担心其实来自早期的激光脱毛技术。现在的设备都配备了冷却系统,治疗时表皮会被同步降温保护。正规机构的操作人员会根据肤色、毛发粗细调整能量参数,术后做好保湿修复,皮肤反而可能比之前更光滑——因为反复剃毛或蜜蜡拉扯的物理刺激被避免了。但如果去不正规工作室,用了不合格仪器,确实可能出现红肿或色素沉着。
首先“”在医学上的定义是治疗后毛囊失去再生功能,但人体可能会有极少量休眠毛囊被激素。其次,脱毛和毛发颜色深浅直接相关:黑色粗硬毛发吸收光能好,浅色细软的绒毛可能需要更多次处理。另外,如果疗程没做完就中断,或术后没有避开紫外线、激素变化等因素,都可能影响终。
可以,但需要特别注意两点:一是这些区域皮肤更薄,要选用专门的小面积治疗头;二是避开生理期或孕期,此时激素波动大可能增加不适感。术后24小时内避免热水冲洗和摩擦,建议穿宽松棉质内衣。有经验的医生会提前和你沟通敏感区的能量设置,过程中有任何灼热感都能随时调整。
记住三个关键点:一看仪器,正规机构会用赛诺秀、飞顿等进口设备,操作屏能显示实时参数;二看资质,操作人员必须持有《医师资格证》和《医疗美容主诊证》;三看,要求查看同部位脱毛的前后对比原图(非网图)。千万别被“99元包干”吸引,往往意味着缩减治疗次数或用劣质探头。
后提醒大家:脱毛后皮肤暂时会更吸光,一定要做好物理防晒。如果有痣或纹身的部位要提前告知医生,这些区域需要避开处理。关于脱毛还有其他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理性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