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后台收到不少:小便刺痛、私处瘙痒、异常分泌物增多...这些看似“难言之隐”的症状,很可能是生殖感染发出的警报。生殖感染并非少数人的问题,据统计,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人次就诊于此类疾病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这个关乎健康的重要话题。
1. 排尿异常:尿频、尿急、尿痛,甚出现血尿,这些都不是“上火”那么简单。 2. 分泌物变化:男性尿道口出现脓性分泌物,女性白带突然增多、颜色异常或带有异味。 3. 皮肤警报:生殖器部位出现红斑、水疱、溃疡或不明赘生物。 4. 隐痛不适:下腹部坠胀、丸隐痛、同房时疼痛等。
注意:部分感染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!这就是为什么定期体检如此重要,尤其是曾有高风险性行为或伴侣出现症状的人群。
28岁的张先生(化名)初发现尿道口发红时没在意,硬扛两周后出现高热、,检查发现已引发急性附炎。像这样的在门诊并不少见,生殖感染可能带来这些连锁反应:
- 男性:导致前列腺炎、精囊炎,可能影响生育能力 - 女性:引发盆腔炎、输卵管堵塞,增加宫外孕风险 - 共同危害:某些病原体(如HPV)长期感染可能增加风险
步:及时确诊 出现症状后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做病原体检测(如尿常规、分泌物培养等),不要凭网络症状自行用药。
第二步:规范治疗 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开具针对性药物(抗生素、抗病毒药等),必须足量足疗程使用,切忌症状消失就停药。
第三步:伴侣同治 多数生殖感染会通过性接触传播,需伴侣同时检查治疗,避免“乒乓球式”反复感染。
第四步:生活调整 治疗期间避免饮酒、辛辣食物;暂停性生活;内裤需每日更换并沸水消毒。
第五步:定期复查 完成治疗后需复查确认病原体是否清除,某些感染(如衣原体)可能需要多次复查。
× 用洗液冲洗能治病 过度冲洗反而菌群平衡,某些洗液会掩盖症状延误治疗。
× 症状消失= 不少病原体在症状消失后仍存活,擅自停药易导致慢染。
× 只有性传播这一条途径 公共场所马桶、泳池、消毒不严的医疗器械也可能成为传播媒介(但概率较低)。
1. 性行为:正确使用套能阻断80%以上的病原体传播 2. 日常护理: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,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口 3. 增强免疫:保持规律作息,适当补充维生素C、锌等营养素 4. 高危人群筛查:多者建议每3-6个月做一次性病筛查
生殖感染就像身体亮起的红灯,及时干预完全可以。重要的是放下心理包袱,早发现、早治疗才是对自己和伴侣负责的选择。如果仍有疑问,建议保存本文提到的症状对照表,必要时及时就医医生。